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卸妆后首要任务:洁面,洗出清透美肌好气色,但洁面产品你了解?

美妆资讯
卸妆后首要任务:洁面,洗出清透美肌好气色,但洁面产品你了解?

卸妆只是去除妆面污垢,而洁面才是护肤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一步,但是很多小仙女都不太重视,或是没有像购买其他护肤品那样用心,如何只是洗脸无所谓。

其实洗脸,可是有关面子的问题,更是肌肤保养把关的首要工作。至我从事美业后,因为经常给客户搭配产品和售后服务过程,接触新的朋友有做过:针对洁面用品购买习惯的调查,参与调查的基本上都是18- 25岁的MM. 调查结果表明:年轻族选择洁面乳时,对品牌的忠诚度并不高。购买动机主要是受广告词、包装的吸引,或者是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绝大多数的小仙女,一个牌子用完,就换另一个品牌试试。凡是广告词中强调洗得干净、拥有好味道、具有调理改善肤质等功效的洗脸用品,对年轻人来说都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所以,一些以深层清洁毛孔、去除暗沉角质、治疗粉刺面疮、美白及保湿等为诉求的产品,卖得特别好。

我曾经服务过一位朋友,一次节日惊喜收到自己的爱人寄给她的护肤品,当时惊喜又高兴的她,感觉到老公非常不错,能在节日给她买护肤品,所以非常高兴,在宿舍也各种说道,感觉自己非常幸福,但是好景不长,惊喜换成了惊吓,在使用自己老公寄来的护肤品后全脸发烫、痒等症状-----

就这样随机抓一推,就回家使用的结果很可能是它根本不适合自己,所以就导致很多仙女的洗漱台摆放一堆护肤品, 要知道洁面产品选择不当,对脆弱皮肤的伤害尤其大,所以现在敏感肌肤的朋友越来越多的道理。那么我们怎样选择一款的洁面产品呢?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洁面产品分类与选择!

1.如何选择优质洗面奶产品

1.1PH5.5不能作为判断品质的标准

不管是弱酸性还是弱碱性,只要其化学性质相对较弱,就不太会对肌肤造成影响,所以建议我们不要一味拘泥于PH值而是去选择去脂力不是很强的洁面产品

1.2成分是决定洁面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

市面上很多护肤品牌推出了具备很多功能的洁面产品。美白洁面、紧致洁面、舒缓洁面------但是千万不要妄自相信它们能改变肤质,我们要知道一个只在脸上停留一分钟(洁面时间最佳为1分钟)时间, 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

活面产品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清洁成分本身, 而不是那些活加物。

2.洁面产品的分类

2.1皂化配方洁面产品

洁面皂:皂化配方的制品基本上都是偏碱性的,不论称呼如何改变,其原始碱性的本质都是相同的。碱性的去脂力佳,刚洗完的感觉是十分清爽。但是,一旦脸上的水分自然蒸发后,肌肤仍然是过于紧绷及干燥的情况。所以,到了冬季,就只有油性肌肤者适宜使用皂化配方的洁面产品;而有的洁面皂洗完脸后不紧绷啊。那这款洁面皂中定添加了其他防止皮肤干燥的成分。

洁面乳:用后感觉清爽,健康、偏油性肌肤的适用,过敏肤质、青春痘化脓肤质,对碱性过敏者忌用

2.2非皂化洁面产品

这类洁面产品以合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其品质优劣、性质特色,则与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息息相关。

2.3含美白成分的洁产品

在众多洁面产品中,美白洁面产品是一般女性朋友的最爱。但我可能要给小仙女们泼凉水了,想用洗脸来美白的,就不要抱太大希望了。

只有添加了果酸成分的洁面产品会让你看到美白的效果,因为果酸加速了老旧角质的脱落,使表皮层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自然可以看到白皙的肌肤。但是果酸成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只有健康肤况的仙女可以用。

因为不论是油性或干性肌肤,都有可能存在角质粗糙、代谢不佳的问题,角质变薄之后,皮肤会显得敏感且保护能力下降。对于敏感性肌肤而言,果酸这一类有立即刺激性的成分,最好敬而远之。当然现在有美白的洗面奶市面安全性比较高的也不少。

2.4含抗痘成分的洁面产品

痘痘的梦魇,从十五六岁青春期开始,油性肌肤的朋友就无法摆脱

那么我们虽然用抗痘痘洁面奶,但是我们也要了解是内因引起的还是外因引起,这样我们选择洁面产品才会用起事半功倍。

2.5含保湿成分洁面产品

保湿洁面产品的保湿效果很有限,因为清洁这个步骤,会把所有脸上的脏行及洁面乳中的其他成分全部冲洗掉,保湿剂自然也不例外。

2.6含抗敏成分洁面产品

选用低敏性洁面乳,对皮肤也是一种保障

2.7纯植物性洁面产品

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洁面产品

3.1有条件的情况下早晚的洁面产品分开来用,早上用不起泡沫、清洁力刚好的的洁面,晚上因为我们一天都在外跑所以脸上垃圾比较多,选择洁面能力比较轻的洁面产品

3.2根据我们肤质与季节情况来选择洁面产品

以上就是我们一起学习的如何选择洁面产品,希望对我们今后护肤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9424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