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蔡襄梦中的两句诗,苏轼写成了《天际乌云帖》,成就了千年的浪漫

美妆资讯
蔡襄梦中的两句诗,苏轼写成了《天际乌云帖》,成就了千年的浪漫

中国的书法离不开诗,而诗也离不开书法的表现,诗与书法是中国古代文人最重要的审美形式之一。书法把诗的生命和精神展现在纸上,而书作作品的传世,使得处于不同时空的人们通过题跋、题诗等方式,与古人遥相唱和,实现精神情感的传承。苏轼的《天际乌云帖》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蔡襄和苏轼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也是著名的“苏、黄、米、蔡”“宋四家”中的两位重要人物。苏轼一直非常推崇蔡襄的书法,曾经评论蔡襄的书法是:“仆论书以君谟为当世第一”这里的君谟就是蔡襄。苏轼的书法当然也非常好,身为宋四家之首,不是玩笑的。苏轼诗文的成就还在书法之上,可谓北宋的大文豪,北宋文人执牛耳者。但是《天际乌云帖》确实蔡襄的诗,苏轼的书法。这一点对于不论收藏者还是观赏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天际乌云帖》书写的是蔡襄的绝句《梦游洛中十首》的第一首: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

《天际乌云帖》的价值不仅仅是苏轼的墨迹问题,更主要的是围绕着此帖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接下来我们从四个方面来了解:一是《梦游洛中》这首诗的来历;二是苏轼为何写这首诗的故事;三是历代收藏者与此帖的故事。

第一,蔡襄《梦游洛中》这首诗的来历。蔡襄曾经为这首诗作序云:

九月朔,予病在告,昼梦游洛中,见嵩阳居士留诗屋壁。及寐,犹记两句,因成一篇,思念中来,续为十首。

原来此诗的前面两句是蔡襄梦中得来的,而这两句诗的意境和对仗都非常好,但是历代典籍中都没有出处,似乎是天外飞仙所作,无据可查,这也使得《天际乌云帖》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另外原诗的“嵩阳居士今安否”也被苏轼改为“嵩阳居士今何在”。

第二,苏轼为何写这首诗呢?在此诗的最后一句“青眼看人万里情”的“情”,此情本来是知己之间的友情,而苏轼笔锋一转,却借机写到了蔡襄的爱情:

此蔡君谟梦中诗也。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古,邀余饮堂前。小阁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绰约新娇生眼底,侵寻旧事上眉尖。问君别后愁多少,得似春潮夜夜添。”又有人和云:“长垂玉筋残妆底,肯为金钗露指尖。万斛闲愁何日尽,一分真态更难添。”二诗皆可观,后诗不知谁作也。

苏轼说到,在钱塘的一处墙壁上看到了蔡襄的真迹,真迹中的“绰约新娇生眼底”似乎也是蔡襄于恍惚的梦中看到了思念的美人。因此蔡襄的真迹和诗仍就是“梦”的主题,“侵寻旧事”已成迷离梦事,是梦是真混成一片。

那么蔡襄思念的美人是谁呢?接下来苏轼又为我们书写了一段蔡襄与妓女周韶的故事和周韶与陈述古的故事,有点复杂,我们慢慢讲。

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子容过杭,述古饮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绝,”韶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韶时有服,衣白,一坐嗟叹。遂落籍。同辈皆有诗送之,二人者最善。胡楚云:“淡妆轻素鹤翎红,移入朱栏便不同。应笑西园旧桃李,强匀颜色待东风。”龙靓云:“桃花流水本无尘,一落人间几度春。解佩暂酬交甫意,濯缨还作武陵人。”故知杭人多惠也。

蔡襄本人非常喜欢喝茶,也是品茶高手,但在与杭州营籍周韶的斗茶中屡屡败北。这里营籍周韶说的是官府下面专门培养的艺妓。说有一次朝中大臣子容(北宋名臣苏颂,与蔡襄姻亲)来杭州,知府陈述古招待苏颂,有艺妓作陪。席间周韶就哭着请求为她落籍,苏颂就说那我考考你,你做首诗吧,做得好就为你落籍。于是周韶马上作了首诗:“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当日席间周韶穿了一身雪白的衣服,诗中的雪衣女就是说的她自己。

我估计苏轼可能在猜想这“雪衣女”也许就是蔡襄思念的美人吧,该帖后面的题跋诗也多围绕着“雪衣女”创作的,蔡襄那迷离的梦事,也借着苏轼的笔墨永续流传。

第三,历代收藏者是怎么续接那迷离的梦事的。从作品后面的题跋来看,第一位收藏者是元代奎章阁的书画博士柯九思。从苏轼写下此卷《天际乌云帖》到柯九思的手里,已经过了200多年了,朝代更迭,风雨沧桑,此卷书法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们不可得知。柯九思写下了此贴的第一首题跋:

此卷天历间得之都下,予爱坡翁所书之事,俊拔而清丽,令人持玩不忍释手。

后来柯九思的好友虞集得见此帖,为此帖题跋:

及取观,则吾坡翁书蔡君谟《梦中诗》及守居阁中旧题也。第三诗以为不知何人作,其轩辕弥明之流与?陈太守放营妓三诗,亦辱翁翰墨,流传至今,亦有缘耶?

在虞集眼里苏轼和妓女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别,看来他并不明白苏轼的用意。但是同时虞集又题诗步蔡襄《梦中诗》原韵,向往杭州太守与妓女斗茶的乐趣:

只今谁是钱塘守(白居易、蔡襄、陈述古、苏轼都曾是钱塘太守),颇解湖中宿画船。晓起斗茶龙井上,花开陌上载婵娟。

虞集还由周韶联想到人生的轮回:

三生石上旧精魂,邂逅相逢莫重论。总有绣囊留别恨,已无明镜着啼痕。

“三生石上”的典故出自苏轼的《僧圆泽传》,说的是僧人圆泽的因果轮回的故事。虞集借此典故,来感叹200年前发生在杭州的才子佳人的故事。

柯九思后来把此帖送给好友王子明,结果12年后柯九思遭嫉妒被排挤出朝廷,流落江南,在王子明家中环庆堂再见此帖,不由得感叹“俯仰今昔,为之慨然”。于是又题诗数首,诗云:“不道人生从梦寐,诗新犹话梦中情。”柯博士感叹人生如梦,反而是纸上的梦中之情长诵长新。

就在这年的冬天,元代著名书画家,道士张雨又为《天际乌云帖》题诗:“听碾龙团怯醉魂,分茶故事待谁论?纤纤玉腕亲曾见,只有春衫旧泪痕。”诗中斗茶者因茶结缘,又拿斗茶来掩饰内心的情愫。

张雨之后题诗的是元末明初的大画家倪瓒,倪瓒性格孤傲,一生浪迹江湖,他的诗与他的画一样萧瑟感伤:“湖边窗户倚青红,此日应非旧日局。太守与宾行乐地,断碑荒藓卧秋风。”倪瓒的眼里,旧日文人风流倜傥的时光一去不返,他借此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倪瓒二十三岁之前的生活衣食无忧,生活在富豪家庭,后来由于兄长与父母亡故,他自己又不善治家,家道中落,从此倪瓒浪迹江湖。

而最后一位题诗的人是元末明初的吴中名士马洽,也是自他之后,此帖在明代被项又新收藏,董其昌估计也是在项家观得此帖,并题跋。之后被项氏售于王越石,之后便不知去向。

到了清代此帖被翁方纲收藏,据翁方纲考据,此帖为苏轼真迹。但现在据考证,此帖可能为赝品,但先不论真伪如何,此帖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从苏轼书蔡襄的诗,再到200多年后的元末文人柯九思、虞集、张雨、倪瓒、马洽的题咏,蔡襄的迷梦和雪衣女的故事使得《天际乌云帖》叠印了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的情怀。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26196347.html